核心提示:1906年,毛泽东13岁时曾写《咏指甲花》诗,他说“我独爱指甲,取其志更坚”,赞其“叶小枝又弱”、“惟婢傲火天”。
重瓣的凤仙花,凤仙花也叫指甲花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何泽中,原题:众香国里伟人情: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爱花的故事,节选
毛泽东有一阕著名的咏梅词,《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阕词是毛泽东喜爱梅花的最好写照。
毛泽东喜爱梅花。瞻仰过毛泽东遗容的人大都看到过,在毛泽东纪念堂里,水晶棺前摆放着五盆梅花。这是根据毛泽东生前酷爱梅花的性格而摆设的。毛泽东生前,无论是居室还是工作室,都要摆上几盆梅花。
毛泽东不仅喜爱梅花,还喜欢许多其他的花,留下了许多关于花的诗词句。1906年,毛泽东13岁时曾写《咏指甲花》诗,他说“我独爱指甲,取其志更坚”,赞其“叶小枝又弱”、“惟婢傲火天”。战争年代里,他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扭转乾坤的气概,写过“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的咏菊佳句。他在1949年的《和柳亚子先生》一诗中有“落花时节读华章”之句,在他手稿之初曾为“暮春时节”,后改为“落花时节”。春末夏初,仍是花繁时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英缤纷的日子,读美丽的诗句,诗花人相悦。他写《蝶恋花·答李淑一》,为“我失骄杨君失柳”,让“吴刚捧出桂花酒”。他笔下有过“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以梅品格悼赞亡友。他曾诗赞“桃花岭上风”,也曾诗评陶渊明“桃花源里可耕田”,还曾诗叹屈原“艾萧太盛椒兰少”。1966年6月,“正是神都有事时”,他却“又来南国踏芳枝”。他希望伟大祖国“彩云长在有新天”、“江草江花处处鲜”。
毛泽东还在不少地方称赞过牡丹,提倡“牡丹精神”。
毛泽东是爱花人,也是护花人。在延安时,有一次,勤务员在王家坪桃园折了三根桃花枝,插在毛泽东房间里,供毛泽东观赏。但他看到后,便把勤务员找来,问明了在哪里折的桃花枝,又要勤务员数了三根桃花枝上的花苞。勤务员数后说有40多个花苞。毛泽东听后认真地对勤务员说:“一个花苞结一个桃,有的花苞还能结双桃。你想想,群众今年又要少收多少桃子呢?咱们是中央机关,机关的同志要带头遵守群众纪律,你们不能为了让我看花,就去干违反群众纪律的事,你们这不是要我也犯错误吗?”毛泽东爱护一花一卉,充分表现了一代伟人对人民之爱,对大自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