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看历史

红军名将耿飚一生都不愿回忆起长征中的哪场战役?

父亲是湖南人,很喜欢吃鱼,但是绝不吃湘江的鱼。为什么不吃湘江的鱼?因为湘江战役太惨烈了,多少战友的血都流在湘江,湘江的水都是红的。... [详情]
2016年10月17

盛宣怀出台了一项什么政策最终导致了清王朝覆灭

1911年,盛宣怀进入“皇族内阁”,出任邮传部大臣,统管铁路、电报、航运、邮政,俨然成为朝廷重臣。为了扩张自己的权力范围,盛宣怀一改过去的主张,出台了一项“国进民退”政策,触发了四川保路风潮,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 [详情]
2016年10月17

延安整风时毛泽东为何主张将王明选为七届中央委员

早在延安整风时期,猛烈的炮火对准王明之时,毛泽东在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上,针对一些人的疑虑,明确指出,王明问题不是党外问题,而是党内问题。正因为如此,他坚持主张将王明选为七届中央委员。... [详情]
2016年10月17

唐太宗篡改史书想隐瞒何事 被后人斥为“罪莫大焉”

史书中记载的高祖“泛舟海池”的一幕肯定是出自贞观史臣的虚构,而事实很可能是——李世民在玄武门前袭杀太子和齐王后,立刻派兵入宫,把高祖和一帮近臣囚禁了起来,而囚禁的地点有可能就是海池。... [详情]
2016年10月17

杜甫等人诗中记录的马嵬驿之变:杨贵妃并非被缢杀

杜甫在他的《哀江头》一诗中写:“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这一句中“血污”二字很关键,如果杨贵妃是被缢死的,那就不可能见血,似乎诛杀杨贵妃的方式不是缢杀,而是用刀刃之物。... [详情]
2016年10月17

康熙非常挂念哪位技艺非凡工匠 曾写御制诗提及?

参与圆明园营建的六0朝皇帝和画师们只是将现实和想象中的美丽付诸纸上,而具体的建造实施者则是宫廷中的御用建筑公司——样式房。这个御用建造机构的开创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样式雷”家族。... [详情]
2016年10月17

两宋之际为何多次发生现任皇帝“生前退位”的事件?

近日,媒体传出日本天皇打算生前退位的消息,旋即为日本官方否认。其实,在中国古代,确有一些皇帝生前退位,选择“内禅”,即把皇位传给家族成员。古代的内禅并不多见,但令人惊异的是,两宋之际尤其频繁。这一时期,不到七十年的时间里就有徽宗、高宗、孝宗和光宗四位皇帝五次内禅。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生前退位呢?... [详情]
2016年8月21

中国皇位继承罕见一幕:“爷爷”继承“孙子”皇位

司马伦是司马懿的第九子,和晋惠帝的爷爷司马昭是兄弟,晋惠帝应该叫他“叔爷爷”,所以司马伦继承司马衷的皇位竟然是“爷爷”继承了“孙子”的皇位,这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所罕见的。... [详情]
2016年8月21

宋代如何有效地防范了落第秀才的造反作乱:科举扩招

:宋代科考屡次“扩招”,并推出一系列善待读书人的“重文轻武”制,真正目的就是笼络读书人,防止他们带头鼓动造反。 ... [详情]
2016年8月21

揭秘清朝“议罪银”制度:什么人才有资格花钱免罪

清朝乾隆年间,官场上流行一种“议罪罚款”的制度,说白了,就是官员犯了错,上缴一部分“议罪银”便可免罪。这是有明确条文规定的,比如在《钦定吏部处分则例》卷四十八中载明:“官员承问引律不当,将应拟‘斩’、‘绞’人犯错拟‘凌迟’,及应拟‘监候处决’人犯错拟‘立决’者,承审官降一级调用,审转官降一级留任,臬司罚俸一年,督抚罚俸六个月。”罚俸开始施行时,主旨只是针对一些较小的过错,在尚不... [详情]
2016年8月21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如何用打架来决定文状元的人选?

赵匡胤更是觉得头大,虽然他擅长体育,可是在那个没有秒表和视频回放的年代,无法做出进一步科学精确的判断,思来想去,他做出了一个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举措:比武定状元!... [详情]
2016年8月21

故宫博物院院长揭秘:暴雨后故宫为何没有明显积水?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向媒体披露紫禁城“最牛”排水系统的奥妙。地上径流“千龙出水”,地下暗沟纵横交错,故宫完善的排水系统和强大的排水能力,体现了前人建筑营造的智慧与匠心。... [详情]
2016年8月21

首 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尾 页   跳转


承办单位:国是智库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湘控股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0730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王克桢楼506-507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47602 62747662 62750165   邮箱:services@01055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