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在蒋介石被扣押期间,一度想到了死,一天之内,写了寄其妻宋美龄、两儿蒋经国和蒋纬国与全国国民三份遗嘱。今据蒋介石的孙媳蒋方智怡存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室的蒋介石日记(1945年以前的日记复印件已对外开放),将遗嘱介绍如下,并就蒋的日记分析其写遗嘱的原因。... [详情]
2018年3月21
1234年正月,金国末代皇帝完颜守绪、完颜承麟死守蔡州城,在宋军、蒙古军的围攻下力尽身亡,国祚120年的大金国就此亡于宋军、蒙古军之手。金国不自量力,妄想从南宋身上弥补损失,终于落了个四面受敌,国家覆亡的下场。但假使南宋不同意与蒙古人夹击金国,那么历史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详情]
2018年3月21
叙利亚政府军13日晚开始密集空袭位于东古塔南部的哈姆利亚镇,为推进地面行动做准备,该镇为一处反政府武装控制的据点。14日夜,政府军突破反政府武装的防线,攻下哈姆利亚镇,大批平民15日开始撤离,仅在17日当天就有三万多平民从东古塔撤离。这是2月18日叙政府军再次发动对东古塔的攻击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撤离。... [详情]
2018年3月21
朱镕基总理开完会,被主人带到宴会大厅,他穿过摆满了美酒佳肴的不下百桌的酒宴大厅,先是来到他所应坐的首席座位,但他没有就坐,而是又走到宴会大厅的一个角落,要设宴人就在这个大宴会厅的一个角落里另摆一桌,由他和他的秘书,吃工作餐。由于朱总理不肯就坐大雅之处,而就坐在众人的一边吃工作餐,致使上千宾客都不再吃酒宴了。... [详情]
2018年3月18
1957年,宋庆龄当面向刘少奇提出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刘少奇、周恩来等人一起通知她:中央意见她暂时不加入为好,认为她留在党外工作更好。宋庆龄当时虽然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是眼中却有泪光闪烁。这件事情的整个经过,王光美都在场,她对当时宋庆龄失望的眼泪汪汪的样子印象极深。
... [详情]
2018年3月21
此次空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无论在中国的政治、科技、教育还是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皆造就了无数栋梁人才。其中有后来成为中国政界领袖及要员的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 [详情]
2018年3月18
听说王树声回来了,毛主席马上给他打电话说,你回来就是胜利,西路军失败你没有责任。即便如此,王树声还是主动向毛主席检讨了自己。... [详情]
2018年3月18
陈班长随即向山坡搜索,在山石缝里把蒋介石搜了出来。接着,士兵们围住他大喊:“委员长,打日本,救中国!”蒋介石不停地与向他喊话的人握手,嘴里连声说“好!好!”... [详情]
2018年3月18
郑和在下西洋停置期间驻守南京,曾奉敕负责主持修缮南京皇宫和续建大报恩寺琉璃塔工程。该琉璃塔光彩璀璨,蜚声中外,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一朵奇葩,可惜如今只留下一块残碑。... [详情]
2018年3月18
青年时代,周恩来写下寄语,“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他说,“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若不强大起来,不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就要受帝国主义的欺侮。”
抚今追昔,站在今日纪念周恩来,或许会有别样的感慨。... [详情]
2018年3月15
1949年3月,罗瑞卿赴西柏坡参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见四野和一野都争着要罗瑞卿,一天便笑眯眯地对前来请求的罗瑞卿说:好哇,你现在是个香饽饽,都要抢你呢!... [详情]
2018年3月15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这是淮阴韩信墓上的一副对联,说的是他一生中的发生的几件事,第一句就是指我们熟知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事;后一句是说当年韩信饿,有漂母赠他食饭及死于吕后之手之事。
此联对仗工整,简洁,是好联无疑。但是细究起来在内容上还是有很多的毛病,至少看到的是表面现象,经不起细细推敲的,当然,作为一般听故事者,也没那个闲工夫去推敲。
首先,他同萧何并不是知己,他只是萧何推荐给刘邦一只功狗而已,不然那萧何就不会设计将他杀于钟室了;漂母之事也非韩信饿得不行了,这一饭救了命了,他是游手好闲去钓鱼,肚子饿了是真的,但真没到要死的地步,至于吕后杀他不假,真正要置他于死地的是刘邦,吕后、萧何只是帮凶罢了。
韩信的故事多多,成语也不少,什么“多多益善”“背水一战”“千金一饭”“十面埋伏”等等,但最为知名的莫过于“胯下之辱”了,现代人一说起个“忍”字,往往要拿这事来说话,可见影响之深远。
记得小时候,老母亲为防止我同别人打架,就让我背:“匹夫受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说这是韩信忍辱负重,以后方能成大事云云,我也不知对不对,也不懂其中之微妙,反正,从那时起就知道了这韩信。
虽然我这辈子也没同人打过架,但从心底是看不起这韩信做这事的,如同勾践事夫差般地让人瞧不起。我从来都是抱着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东方不亮西亮、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态度处事,我是绝对不会做如韩信这般下作之事的。
韩信的生平之事大家知道的很多,也很是熟悉了,想来也不可能有翻新之作,我自也不是故弄玄虚,以标新立异,耸人听闻的无聊之作来吸睛之人,在此只是仅就韩信之被杀一事,说点自己的看法而已。
韩信被杀,世人一直都是认为是冤杀,这个我也是同意的,但其中却很有些该杀的因素在其中,这个是不得不承认的。杀韩信的理由是谋反,应该说是三分有七分无吧,至少不是空穴来风。
早在刘项对峙之时,就有人劝韩信自立,最有名的便是那蒯通,可惜这韩信掂量了半天,终究还是没敢反,这其中反映的是他性格上优柔寡断的一面,同他在用兵上的决断是有着巨大的反差。
为什么不敢自立,不敢反呢?其实他何曾不想自己做老大,当老板,但他毕竟是个“士”而不是如刘邦那个的泼皮无赖,想当年抱个剑在街上闲逛,一心想着货售识家,大鹏展翅,后来还真就美梦成真,所以他对刘邦应该是抱有“士为知已者死”的感恩之情的,对他来说,这造反一词怕不是那么随便就上得了心的吧,此其一也。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这是淮阴韩信墓上的一副对联,说的是他一生中的发生的几件事,第一句就是指我们熟知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事;后一句是说当年韩信饿,有漂母赠他食饭及死于吕后之手之事。
此联对仗工整,简洁,是好联无疑。但是细究起来在内容上还是有很多的毛病,至少看到的是表面现象,经不起细细推敲的,当然,作为一般听故事者,也没那个闲工夫去推敲。
首先,他同萧何并不是知己,他... [详情]
2018年3月15
首 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 页 跳转 页
承办单位:国是智库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湘控股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0730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王克桢楼506-507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47602 62747662 62750165 邮箱:services@01055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