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看历史

张玉凤回忆毛泽东为何不把曾经昏迷的消息告诉江青

张玉凤本是毛泽东专列上的服务员。1968年,二十四岁的她,和在铁道部工作的刘爱民结婚。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女儿。... [详情]
2016年11月9

红军全歼东北军109师蒋介石何反应令张学良欲联共?

核心提示:1935年11月的直罗镇战役,红军全歼东北军109师。张学良要求补充损失的部队,蒋介石非但不予回应,反而注销了他两个师的番号。张学良要求抚恤死亡将士,给死亡的两师长家属各抚恤10万元,亦遭蒋介石拒绝。张学良开始产生联共的思想。... [详情]
2016年11月9

揭秘蒋介石的用人标准:既要是人才又要是奴才

蒋介石用人有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即既要是人才又要是奴才,两者缺一他是不用的。戴笠可以说是个典型的这样的人物,他的奴性超过了所有国民党的官僚和新贵,他的才干则比任何一个国民党的官僚或新贵都不逊色。戴笠不但办事干净利索,思考周全,尽量避免给蒋介石带来政治上的麻烦,而且能处处秉承蒋介石的意旨,体念蒋介石的苦心,使两人的协调到了相当默契地步。... [详情]
2016年11月9

明朝皇帝为何选择修建长城:北伐1次耗银10倍修长城

明朝成化年间,蒙古鞑靼部常常进犯陕北、甘肃一带,皇帝于是召集大臣讨论防御事宜。大臣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征集5万劳工,用两个月的时间修葺长城,耗银不过100万两;而派出8万大军征讨鞑靼入侵者,每年粮草、运费折合银两,总计耗银近1000万两。成本高低一目了然。... [详情]
2016年11月9

真实的唐朝并不平等:奴婢如畜生 被主人随意虐杀

大唐武德年间,在河南与安徽交界的颍汝地区,住着一位名叫韦讽的书生(与杜甫的《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并非同一人),他性格恬淡,“常虚默,不务交朋,诵习闲暇,缉园林,亲稼植”,一副与世无争的隐者姿态。所以,当家中的童仆踉踉跄跄地跑进书房的时候,他投之以责备的目光,觉得世间本不应该有什么值得惊慌失措的事情。... [详情]
2016年11月9

雍正曾对哪位“宇宙第一伟人”称:朕不知如何疼你

曾经有个浙江钱塘的举人汪景祺,因为在仕途上混得不顺利,后来便投书给年羹尧,奉承他是“宇宙之第一伟人”。对于年羹尧的功劳(不仅仅是战功,关键还是对雍正初期稳固其皇位的贡献),雍正是看在眼里的。他曾极为肉麻的对年羹尧说: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颜对天地神明也。... [详情]
2016年11月9

蒋介石后人为何把蒋介石日记放美国:害怕民进党

这部分日记在讲蒋孝勇去世以后,日记已经分别带到了加拿大和旧金山,放置在他的住宅里。为什么不留在台湾呢?很简单,是因为害怕民进党。因为这个东西如果留在台湾,能不能保存下去?蒋家没有把握。... [详情]
2016年11月8

金三角国民党残军最后结局:260条命换来泰国公民证

金三角紧靠缅甸、泰国、老挝的边境。具体指的是缅东北的大其力、万宏、果敢、兴城、景栋、佤邦;泰北的清莱、清迈、清盛、米湄;老挝西北的会晒、孟赛、丰沙里、南塔,总面积五十万平方公里。... [详情]
2016年11月8

毛泽东在什么场合下提出“我们可不要当李自成”?

《中共中央进北平》中有这样一段解说:“1949年3月13日七届二中全会胜利闭幕,中共中央进驻北平的时间定在了十天后的3月23日。”似乎3月23日离开西柏坡,是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确定的。... [详情]
2016年11月8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遭遇重大危机:环县自卫军叛变

1940年一二月间,陕甘宁边区下辖的环县在扩兵征粮中发生了全县性的自卫军叛变事件,史称“环县事变”。“环县事变”是堪称抗日民主模范的陕甘宁边区面临的一次重大危机。事变发生后,边区政府多管齐下,积极应对,化危机为转机,善后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摘编自《中共党史研究》《共产党人》)... [详情]
2016年11月8

鲁迅死因之谜:遭严重误诊 是被日本医生暗杀的吗?

鲁迅去世时仅56岁,而他的二弟周作人活了82岁,三弟周建人活了96岁,鲁迅的母亲亦享年86岁,相比之下,鲁迅堪称短寿。... [详情]
2016年11月8

首 页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下一页    尾 页   跳转


承办单位:国是智库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湘控股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0730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王克桢楼506-507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47602 62747662 62750165   邮箱:services@01055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