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军撤离南昌时,陈赓已出任第二十军第三师第六团一营营长。就是在这次会昌城外国共两方黄埔生的第一次交战中,陈赓负了重伤,左腿三处中弹,膝盖骨的肌腱被打断,胫骨、腓骨也被击伤,倒地无法行走。陈知庶说,这是父亲在他的战斗经历中第三次负伤,也是最为严重的一次。
陈赓 资料图
原题:陈赓平生最重的一次负伤——陈知庶回忆父亲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帅中,陈赓是一位个性鲜明、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足智多谋,文韬武略,身经百战,多次负伤,且是我军中唯一同日、法、美军都交过手的高级将领,他还是我军高级将领中唯一一个见过鲁迅的人。他与江西、与南昌的缘分也颇深。
2017年南昌起义暨建军九十周年之际,陈赓大将三子陈知庶曾于春夏时节两次来到南昌参加相关纪念活动,追寻父亲和革命前辈足迹。笔者均有幸现场采访,听他讲述父亲与南昌、与江西的密切关系,还有自己在寻访八一征程中的经历与见闻。
人民解放军的军魂是从南昌起义开始铸就的
置身活动现场的陈知庶,身着一件褐色衣衫,温文尔雅,书卷味很浓,又有几分严肃,一眼看过去,更像是一个不苟言笑的知识分子,而不太容易想象出他是带兵的人。
陈知庶头发有些花白,戴着一副和父亲一样的无框眼镜。透过镜片,那温和中又有几分犀利的眼神,非常酷似我们从照片上看到的陈赓大将,足以让人敬畏。其实,陈知庶将军是个很随和的人,我们和他接触一会儿就能感受出来。不论是请他签名还是合影留念,他都欣然应允。
具有儒将风采的陈知庶,从小就有军人情结。12岁时他就自己跑去找聂荣臻元帅要求参军,曾进军营当了7个月兵,因年龄太小又被部队送回了家。15岁时,陈知庶正式参军,从普通战士做起,历经30多年的磨炼和摔打,最终成长为军中将领。陈知庶参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筹备组建的全过程,并被任命为驻港部队司令部副参谋长、驻港部队副司令员,后担任甘肃省委常委、甘肃省军区司令员直到退休。
陈知庶告诉笔者说,2004年,自己曾出差到过南昌,因行程匆忙没能参观有关的革命遗址。这次专门前来寻访八一征程,拜谒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等多处历史纪念地,了却了自己多年来的一桩心愿。他认为,我们人民解放军的军魂,就是从八一南昌起义开始铸就的。
父亲四进南昌城每次境遇大不相同
1961年3月,陈赓大将去世时,陈知庶仅7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他对父亲生平和经历了解得越来越多。
陈赓大将与南昌有着不解之缘。他四进南昌的史实更为这座英雄城平添了几分豪气和光辉。在接受采访时,陈知庶向笔者讲述了父亲陈赓4次来南昌的不同境遇。
1927年2月,父亲陈赓受周恩来指派,专程来南昌了解蒋介石的“政治动态”。一见面,蒋介石就想把陈赓留在自己身边并给他送了一笔钱,但这些都没能打动陈赓,他托词拒绝了蒋的挽留。在北伐军总司令部工作的蒋先云和时任政治部主任的邓演达,均向陈赓告知了蒋介石将要叛变革命的企图,于是他赶紧离开南昌乘船去武汉,把了解到这些情况向党中央作了汇报。
陈知庶说,父亲第二次来南昌是参加八一起义。7月27日,他随周恩来秘密抵达南昌,住在朱德的寓所。周恩来挑起了组织起义的领导工作,而父亲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领导人的政治保卫工作。起义发动后,他和李立三逮捕了一批反革命分子,还接管了江西省银行,把没收来的财物运送到总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