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看历史 >> 近代 >> 浏览文章


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诗中的“孺子”最初指何人
 来源:党史博览  浏览次数:1966次 更新时间:2016-02-21

“孺子牛”这个典故最早见于《左传·哀公六年》,说的是:齐景公溺爱儿子,自己四肢着地,做牛状,让儿子骑在上面,口里还衔着一根绳子,让儿子像牵牛一样牵着,儿子不小心从他背上掉下来,绳子一紧,把他的老牙扯断了。

1932年10月5日,郁达夫和王映霞邀鲁迅夫妇于聚丰园话别。席间,鲁迅哼成七律《自嘲》,其中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句。鲁迅自己对这两句诗非常满意。

后来,这两句诗传到了毛泽东那里,毛泽东也很喜欢。他沉吟再三,并且将“孺子牛”一词推向更加辽阔的境界。1942年5月23日,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指敌人,对于无论多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指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与鲁迅关系密切的冯雪峰说:毛泽东的解释是“一个天才的解释”,因为鲁迅诗中“孺子”的本义只是指儿子海婴。曹聚仁则说:毛主席引用鲁迅的诗句,境界比鲁迅原意广大得多。

鲁迅愿做儿子的牛,毛泽东号召共产党人做人民大众的牛。从此,“孺子牛”一词带着崭新的含义流行全国。

郭沫若说,自己愿为牛的尾巴。茅盾说,自己愿为牛尾上的毛,帮助牛把吸血的大头苍蝇和蚊子扫掉。更多的人引用毛泽东的话,表示要为人民大众奉献服务,做“孺子牛”。

(义章摘自《2009中国随笔年选》,花城出版社2010年版,胡松涛文)

本文摘自:《党史博览》2014年11期,作者:胡松涛,原题为:《毛泽东与“孺子牛”》

承办单位:国是智库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湘控股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0730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王克桢楼506-507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47602 62747662 62750165   邮箱:services@01055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