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张振汉目测指量,调好炮位角度,红军战士立刻引发,两声巨响,两个碉堡应声炸飞,机枪成了哑巴。 贺龙向他伸出大拇指:“你为红军立了一大功!”。
贺龙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梅兴无,原题:红军将领与被俘国民党中将
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撤离湘鄂川黔根据地开始长征。在这支长征队伍里,有一个骑着淡红色骡子的特殊人物,他叫张振汉,是国民党纵队司令兼四十一师师长,中将军衔。
从1931年起,张振汉就带着“王牌”四十一师“包打红军”,从洪湖一直追到湘鄂边,赌咒发誓“要活捉贺龙”。然而,历史却同他开了一个大玩笑。他非但没有活捉到贺龙,反倒被贺龙、王震、萧克等指挥的红二、六军团活捉。于是,红军将领与被俘国民党中将之间发生了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别具风采的一笔。
贺龙与张振汉
1935年6月,为了策应中央红军长征,打破敌人的“围剿”,红二、六军团主动向鄂敌发起进攻,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术,12日在鄂西咸丰县忠堡地区,把张振汉纵队的3个支队9个团切成3块,经过3天的鏖战,打掉了其左支队的一大半。
张振汉身边只剩下司令部和特务营了,但他还想拼死一搏突出去。
贺龙岂能让煮熟的鸭子飞掉,他把在桃子溪战斗中缴获的一门“七生五过”山炮调来,炮兵连长刘彬连发4发炮弹,3发飞入了张振汉的司令部,他的参谋长、卫兵被炸死,他自己虽然幸免一死,但左脸颊被炮弹溅起的碎石划了一条口子,满脸血污,被红军活捉。
张振汉被押到设在黄泥篷的红军指挥部。贺龙摇着大蒲扇,朗声一笑:“久仰呀,张司令!你从1931年就吊在我贺某屁股后面转,天天喊‘活捉贺匪’,今天怎么被‘贺匪’活捉啦?”张振汉嘴上虽说“惭愧、惭愧”,但内心里并不服气,他认为这次失败,是因为那个觊觎他师长位置的一四四旅旅长黄新(即淮海战役中的黄伯韬),捏着3个团的兵力在忠堡镇坐视不救造成的。
不管张振汉服不服气,他的行动得服从战胜他的人摆布。贺龙把张振汉交由军团保卫局看押。保卫局握有生杀大权,张振汉十分紧张,担心自己被杀掉,因为4年前他的友军十八师中将师长张辉瓒被红军俘虏后,不久就被公审处决掉了。
几天后,红军在李家河召开忠堡大捷庆祝大会,张振汉被当作“战利品”“请”到台上亮相。张振汉以为要公审处决他,吓了一身冷汗。贺龙笑道:“只要将功折罪,死罪可免,活罪也免。”
国民党湘鄂川边“剿总”恐龙山有失,急调驻湖北利川的八十五师驰援。贺龙等率二、六军团主力赶到宣恩板栗园设伏,一举歼灭了八十五师,击毙其师长谢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