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作为红军时期级别最高的女将领、共和国第一代女部长,张琴秋的履历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有着深厚关联。
晚年的张琴秋
本文来源:人民网,作者:王平 周佳玲,原题为:《红军史上级别最高女将领 张琴秋率五百妇女破敌一团》
“琴秋昔日,秀色一方。戎衣几载,尤胜红妆。”8月9日,“琴心剑胆彪炳千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张琴秋生平事迹展”在浙江桐乡开展。作为红军时期级别最高的女将领、共和国第一代女部长,张琴秋的履历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有着深厚关联。
留学莫斯科的进步青年
张琴秋1904年出生在浙江桐乡。20岁那年,她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结婚和入党。
1923年初,19岁的张琴秋在上海爱国女校学习。她对社会种种现象不得其解,便向年龄相近、早在1921年4月就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同乡沈泽民请教。沈泽民回信启发她,寄《新青年》《妇女之声》等进步书刊。渐渐地,张琴秋产生了献身革命事业的朦胧意愿,并接受他的建议报考上海大学。
1924年11月,张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也就是在这个月,她与沈泽民在上海结婚。1925年11月,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张琴秋与张闻天、王稼祥、乌兰夫、伍修权、孙冶方等100多人来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1930年春,莫斯科中山大学停办,学生回国分配工作。张琴秋与沈泽民一道被中央派往鄂豫皖苏区,张琴秋任培养干部的彭杨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
1932年秋,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败,红四方面军主力要离开根据地。作为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要留守坚持游击斗争,张琴秋作为73师(师长是后来成为共和国大将的王树声)的政治部主任,要随主力离开。
不料,这次竟是永别。1933年11月20日,沈泽民在红安天台山芦花冲病逝,就地掩埋。
张琴秋在自传中回忆,“泽民同志是我一生中的良师益友。通过他,使我找到了党,救出了我这条温柔的、又好似迷途的羔羊。否则,像我这样的人,至多不过当一名贤妻良母罢了。”
巧用心理攻势的骁勇将领
与沈泽民别离后,1932年11月间,红四方面军翻越巍巍秦岭,进入关中平原,其间,张琴秋被正式任命为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这是土地革命时期乃至整个战争年代,女战士在共产党军队中所担任的最高职务。陈再道、王宏坤、许世友、洪学智、王新亭等,都曾是她的部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