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市长常丽虹表示,今后五年,要让承德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在京津冀保持领先,加快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既要“生态支撑、水源涵养”,又要“脱贫摘帽、全面小康”,谋划“十三五”发展道路,承德市围绕绿色发展部署了系列目标措施。
承德市注重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并积极探索生态运营路径。图为正在崛起的承德南部新城。资料片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董立龙、李建成[承德报道]
阅读提示
2月20日闭幕的承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新当选的承德市市长常丽虹表示,今后五年,要让承德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在京津冀保持领先,加快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
既要“生态支撑、水源涵养”,又要“脱贫摘帽、全面小康”,谋划“十三五”发展道路,承德市围绕绿色发展部署了系列目标措施。
生态治理探索机制创新
2月17日开幕的承德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时任承德市代市长的常丽虹把“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放到了今后五年重点完成的六大任务之首,并提出“生态环境质量在京津冀保持领先”的目标。
生态优势是承德的第一优势,“十二五”期间,承德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始终保持在240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6.7%,出境断面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在100%,水环境质量保持全省第一位。
“十三五”期间,承德提出将“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达到新境界”。细化生态环境质量领先的指标,常丽虹在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全市水资源控制率、水土流失治理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20%以上、50%以上和60%以上,并确保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占比达到75%以上。
“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是承德市重要定位之一。为了涵养调蓄水源,让河水更清,该市把“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以水定发展”作为发展思路。今后五年,将加快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
其中,通过实施双峰寺水库、“引哈入瀑”等控制性蓄水及水网工程,新增蓄水4亿立方米,湿地面积保持在6万公顷以上。今年将加快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河堤水毁工程等23项水源涵养项目。
该市今年还将启动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利用3至5年时间,完成损毁山体治理60平方公里,压减矿业权700个,引导矿山企业转产转型400家以上,淘汰取缔300家左右。
同样,在造林绿化、治理大气污染等方面,承德市的系列部署也将同步展开。
要让“生态环境质量在京津冀保持领先”,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认为,这不仅需要在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上下功夫,还需要在生态运营上做探索,加快生态文明机制建设。
据介绍,该市以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为主的环境产业正在加快发展,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首批完成碳汇交易6.9万吨。
加快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常丽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承德市还将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负债表编制方式方法,探索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生态产品交易方式,打造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加大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广应用力度,推动建立滦河、潮河流域跨界水环境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承德利用风力发电带动绿色能源经济发展。图为该市一家风力发电设备生产企业的工人在测试发电机组运行情况。 耿辉 陈琦嘉摄
新增长点锁定绿色产业
“希望能加大项目的谋划和建设力度,能找到承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月17日下午,一位兴隆县的基层代表在发言中表达了自己的建议。类似的想法,代表了承德市加快发展的愿望。
“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基础脆弱……”常丽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承德市经济欠发达的基本市情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2015年经济增长又进入“低谷”,增速为本世纪以来最低,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未能完成年初计划,一些长期累积的矛盾和问题集中显现。
发展是硬道理,但摆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面前的却是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周仲明在承德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分析,当前的承德既要“生态支撑、水源涵养”,又要“脱贫摘帽、全面小康”,谋划“十三五”发展道路,比以往承担的责任会更大、面临的困难会更多。
“必须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强化质量效益导向。”承德市提出,要着力推进“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增量调整”的发展之路。这样的发展思路体现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
常丽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增量调整”思路,强化问题导向,倒逼转型升级,以十大绿色产业为抓手,打造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介绍,十大绿色产业,包括文化旅游与健康养生产业、清洁能源产业、钒钛新材料产业、绿色大数据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天然山泉水产业、新型建材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产业。
与会的代表委员认为,以十大绿色产业为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意味着承德需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挥独特优势,扬长避短,错位发展。
“承德应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来自颈复康集团的一位代表介绍,绿色食品正是承德的独特优势,放大这种优势,承德产业发展才有空间。据介绍,近期当地一些绿色食品企业的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系统推进承德国家钒钛基地转型发展,提高对铁矿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河钢集团承钢公司董事长魏洪如委员、平泉天罡建材制造有限公司梁建华委员等纷纷建议,推动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向中高端迈进。
“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初步建成京津绿色有机食品直供地、中国北方最大的食用菌生产销售集散地和河北省燕山中药材经济核心示范区。”常丽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为十大绿色产业分别设置了发展目标,其中钒钛新材料产业产值、节能环保产业收入、旅游业总收入、大数据带动相关产业规模都要达到1000亿元以上。
承德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服务业,推动旅游从一季游向四季游转变。图为游客在元宝山滑雪场尽享冬季乐趣。资料片
力推改革促开放发展
今年承德市两会上,尽早开放避暑山庄碧峰门的提案再次出现。该市政协提案委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一提案旨在疏导避暑山庄游客过多集中于部分景区的状况,并能够带动碧峰门大街一带旅游文化设施的发展,更好地展现山庄风采。
此前,该设想也曾被提及,但由于相关部门提出种种原因而一直被束之高阁。今年承德市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再次提及此事,他们认为,有关部门思想不够解放。
“承德发展慢、欠发达,根子在思想不解放。”周仲明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他强调,要认真解决思想观念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通过思想大解放、理念大变革,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跨越。
这样的认识也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并重点体现在改革层面。
常丽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其中包括,要建立行政许可事项等“五张清单”,建设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等“四张网络”,完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清理规范中介机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改革举措,并定下市场主体增长达到15%以上、万人拥有市场主体突破500户等相关目标。
为促进开放发展,承德市提出还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国资改革、投融资改革等,力争到2020年引进金融保险机构3—5家,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企业达到40家以上。同时,加快培育民营企业家队伍,使民营经济占比达到75%以上,以及利用2—3年时间彻底解决市属破产国有企业改革遗留问题。
此外,承德市还谋划,要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与生态环保、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的深度融合,扩大新产品和服务供给,以供给创新释放消费潜力,开辟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网络经济新空间,推动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力争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
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的理念也正在逐渐成为承德市社会各界的共识。来自承德一家传媒公司的何晓丽委员建议,推动承德市旅游资产证券化。她在提案中写道,在不突破《文物法》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内的环山游公司等多项国有经营性资产整合打包,集团化运作,引入资本战略投资者,推动集团上市的同时,为承德搭建一个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