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是论坛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是论坛 >> 生态建设  >> 浏览文章


花坪的银杉入云端(美丽中国·保护区之夏)
 来源: 浏览次数:1216次 更新时间:2017-05-22

  

      保护区分别在1962年、2008年进行两次综合考察,基本上摸清了保护区本底资源情况,特别是针对银杉资源,通过两次专项调查监测,掌握了银杉种群的数量、群落结构及生长状况,还发现了一个新的银杉分布点,有个体植株31株。

  1962年的调查表明,花坪保护区共计哺乳动物30种,鸟类60种,两栖爬行动物31种,鱼类13种,维管束植物1117种。2008年的综合科考表明,花坪保护区有哺乳动物46种,鸟类136种,两栖爬行动物98种,鱼类20种,有维管束植物208科689属1505种,其中,活化石银杉由最初的300多株发展到现在的1040株。

  建设“智慧花坪”,网络化数字监管保护区

  走进花坪保护区管理局网格化数字监控室,几十个屏幕映入了记者的眼帘。“这是我们‘五网两平台’工程的成果。”于忠明说,五网是建设森林防火监测网、野生动植物监测网、保护区巡护网、生态环境功能监测网、旅游管理网;两平台为数字化保护区综合管理平台和信息化保护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平台。

  于忠明之前在龙胜县三门镇工作,2011年刚来时,几间破旧的办公室、一台摩托车、一部电话机就是保护区管护站的全部家当,“一定要改善保护区办公条件,充分利用先进手段保护林区!”于忠明暗下决心。7年时间,保护区先后建成了综合楼、总部办公楼、2个管护站,以及2座森林防火瞭望台、2座4要素中尺度自动气象站,扩建了花坪主体公路,修建了必要的防火道,架设了高压输电线路、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和联通、移动基站。

  从2013年开始,花坪自然保护区确立分三步走,5年内打造“智慧花坪”。其中,初步实现对重点区域24小时实时监控,重点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保护区工作人员只需要用巡检器拍照,就随时可以传到管理局指挥中心,实现零距离监控。”于忠明说。

  2014年9月,花坪自然保护区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017年被命名为“全国野生动物科普教育基地”。

承办单位:国是智库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湘控股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0730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王克桢楼506-507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47602 62747662 62750165   邮箱:services@01055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