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商的下一个机会点,已不是平台之争,而在于能否诞生优质的品牌,协助供应链改造整合。
如今在商超、百货等流通渠道里的品牌,由于渠道一对多的属性,往往需要依靠其他营销手段去建设品牌。大部分的渠道品牌都是中低价位、高性价比路线,由于脱离了传统意义上媒体广告营销,品牌难以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情感附加值。近年来,许多优秀企业已瞄准这个商机,试图通过打造渠道品牌去整合并提升供应链水平,包括线上线下诸多零售企业。通过提供品牌授权的方式,服务于供应商和经销商,打通两者之间的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从而方可提升产业链效率。
线下线上融合,品牌企业试图破局
渠道品牌是切入多个品类最快捷的一种方式。但由于品牌与供应链间缺乏有效匹配,导致两者均有缺失。渠道品牌即:供应链品牌,商品从生产开始,经过物流直接到达自己的销售渠道。而渠道品牌的能力来源于品牌形象,包括门店风格、产品陈列、店员服务等。从产品角度而言,渠道品牌对产品和供应链的要求较为中级,这对于试图切入多个品类而言无疑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定位。中国供应链已呈现出整合升级趋势,升级后的供应链能否承载品牌起飞的重任我们拭目以待。
过去几年,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都涌现出一批试图去匹配品牌与供应链的企业。电商的下一个机会点,已不是平台之争,而在于能否诞生优质的品牌,协助供应链改造整合。线下企业以连锁渠道的形式,整合了一大批零散的供应链以统一的标准给自营店以及加盟店供货,国外也早有企业通过类似整合实现连锁门店扩张。而线上企业通过精选大牌供应商,打造“大牌品质,平民价格”的消费形态,大多品类集中在大众消费品。
提升供应链整合效率线上线下二合为一
事实上,不管是线上ODM电商还是线下OEM连锁,本质上都是工厂直达消费者的一种流通方式,只不过是流量的来源方式各不相同。相信不久就会出现一批新兴优秀的品牌企业。而品牌企业的成功不仅依靠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更是站在“中国质造”的基础上,而“中国质造”要支持品牌做大、做强便离不开供应链环节的整合升级。在这个方向上,由于品类的多样性、供应链的复杂性,整合者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相信会有多家企业在细分领域成长起来并且发展壮大。当然品类上也会出现交叉与重叠,线上线下也终究会融合为一点。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制造业缺乏优质的供应链企业。其中一批中大型工厂长期从事着替国外品牌代工生产,一方面,说明工厂供应链产品品质完全过关。另一方面,在制造产业链高度分散形势下,也显出纵向横向发展整合能力还具开发潜力,仍存在大量家庭作坊式的中小工厂。随着外贸定单数量下滑以及人工刚性成本上升,许多工厂很难拓展局面,供应链整合问题迫在眉睫。
比如在“块状经济”盛行的浙江,袜业制造以大塘镇为核心,辐射周边十多个乡镇的袜业生产基地,共拥有11000家袜业企业,但中国名牌占比较小,设计人才、产品创新及附加值等方面都属于弱势。大量的中小企业在中低端市场上出现竞争,在下游开拓上很难形成外贸优势,由于对国内外线上渠道的理解和认知不足,也加剧了企业的整合难度。而定位精准、供应链深度介入、品类扩张重质而不重量的整合者应受到市场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