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如果想继续延长首相任期,他可能要做两件事,其一是解散众议院、提前举行大选;其二便是修改党章。如果安倍真的能继续连任,那么他有可能成为日本战后历史上任期最长的首相。
1月4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7年首场记者会上表示,日本政府的首要任务依然是经济。针对近期外界沸沸扬扬的传言,安倍表示国会新会期将于本月20日开始,目前并没有解散众议院、提前举行大选的打算。但是,在其讲话中,他又特意提到2017年是中国农历中的鸡年,指出“鸡年常成为重大的政治转折点”,并列举了之前日本在鸡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例如12年前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曾解散国会,24年前自民党曾首度沦为在野党等。这段话又似乎透露出提前举行大选的意味。
首先,安倍首相的内阁支持度较高,提前大选有助于巩固执政地位。尽管根据日本法律,一届首相任期四年,与众议院任期相等,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日本首相很少有能够做满一个任期的案例。由于首相拥有解散众议院的权力,所以一般支持率较高的首相会在执政两年左右的时期挟较高的民意解散国会,提前举行大选,以便增强、壮大本党或本派系在国会的势力。这样既可以减轻国会对政府在推行政策过程中的掣肘,又可以事实上延长首相本人的执政时间。就安倍晋三本人的执政情况来看,再次执政四年来,其内阁支持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在去年11月底访问美国夏威夷珍珠港并举行悼念活动后曾一度飙升至64%,比上次调查提高6个百分点。
其次,安倍如果想继续延长首相任期,还要过党章这一座大山。尽管日本宪法没有规定日本首相的任期次数,但是执政的自民党党章规定总裁任期为三年,可连任一届。对安倍来说,他在2015年9月8日已经“无投票”连任自民党总裁,到2018年9月结束,与其现任首相任期一致。如果安倍想延长首相任期,必须修改自民党党章,将两届六年改为三届九年,或废除连任限制。解散国会并提前举行大选可以作为一个问信于民的手段。就像两年前安倍解散第46届国会一样,希望通过提前举行大选来检验民众对“安倍经济学”的支持度。所以,如果安倍提前解散国会,并在随后的第48届大选中再次获胜,就会“逼迫”自民党修改党章,否则2018年9月可能会出现首相与执政党党首不是一人的怪现象。事实上,2016年10月份就已经有消息爆出,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副总裁高村正彦在党部召开关于党与政治制度改革的会议,涉及对总裁连任限制的改革。《日本经济新闻》指出,自民党执行部计划在2017年3月的党大会上修改党规。因此,安倍最有可能在这之前宣布解散国会,以遏制党内反对修改党章的慎重论声音。
第三,如果安倍晋三真的能够再次连任,并摆脱自民党党规的限制,那么他有可能超过其叔祖父佐藤荣作,成为日本战后历史上任期最长的首相。作为日本世袭政治中的典型代表,安倍晋三的长期执政不仅将大大增强本家族在日本政治结构中的地位,也代表日本社会与政治的整体右翼化倾向进一步加剧。尽管其祖父和父亲有进步主义和和平主义的美誉,但安倍晋三的政治思想显然更倾向于其外祖父岸信介。任首相期间,安倍致力于推进修改和平宪法,推动国会通过《特定秘密保护法案》,解禁集体自卫权,参拜靖国神社等行为,都是其右翼思想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安倍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大大改善并加强了日本与美、俄等大国和韩国等中等强国的关系,提升日本在东亚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地位。
总体来说,安倍首相的权力地位已经非常稳固,如果他提前解散国会并再次强势当选,有利于他在内政外交上实现进一步突破。改善中日关系必然也应该成为其未来政策的重要方向和着力点。中日关系早日回归正轨,有利于地区安全稳定,也是日本经济真正走出困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