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16的终点,回首望去,你会看到中国经济这一年间的美好与困惑。它美好:经济增长率实现6.7%,总体稳中有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一周年,“三去一降一补”颇见成效;新经济蓬勃发展,新技术喷涌而现,共享、数据、智能等概念颠覆着经济模式与生活方式。它也困惑,改革中总有难啃的硬骨头;房价高起不落,既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隐忧;国际形势波诡云谲,“黑天鹅”们将带给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变数,谁也说不清;人民币进入贬值周期,我们的钱袋子还安全吗?……而这一切的答案,或许就在渐行渐近的2017。
为此,思客推出年度策划“预见2017·顶级智库专家的研判与展望”,邀请顶级智库专家展望2017,把脉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本文为系列策划第十四篇,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对分享经济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分享经济的经济红利应该让社会成员都能够很好的享受,如果只是服务于一小部分人的话,那就成了垄断经济。在谈到明年的工作重点时,吴晓求着重地强调了环境保护和雾霾治理的重要性,20年的治理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太长了,应该有紧迫感和警惕性。
分享经济的红利应该让社会成员都能够享受
2016年,分享经济获得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发展分享经济,建设共享平台,不仅拉动经济增长,更是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强劲新引擎。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希望分享经济的经济红利应该让社会成员都能够很好的享受,而不是只能让一小部分占用,分享经济一定让社会成员通过一种机制真正享受到财富带来的效益。
我希望所有人都应该参与到经济增长和创新中来,成为推动者和参与者。整个社会经济体系里有关的环节,比如说金融,无论规模多少、收入高低都应该为实体经济、投资者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说金融并不只能停留在为大型企业服务,为大型企业贷款和富人理财。为什么过去的诟病很多?就是它的贷款让大中型企业拿走了,我们的小微企业、中低收入阶层很难在金融体系中获得应得到的服务,这显然不是分享经济,而是垄断经济。
另外分享经济促进了社会福利分配走向公平。分享经济在当今时代有很强的生命力,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在一个咖啡馆就可以创业,这是一个典型的现象。
2017年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以及雾霾治理
对于明年的经济,我有几点看法,首先人民币要逐步稳定下来,这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宏观环境,也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和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开放。
其次,我们还是要延续2016年的某些工作,特别是去掉那些没有效率的存量,让我们的存量结构更加优化。
再次,要把环境的治理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实际上我们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一个目的就是通过改革把那些污染环境的产业都去掉。所以2017年我还是非常关注环境的改善,近期出现了几次严重的雾霾,我们不能不警惕,不能不感觉到急迫。有人说伦敦治理雾霾花了20年,我想我们中国不应该花20年的时间,这个时间太长了,这意味着牺牲一代人,甚至是两代人的健康。所以2017年我们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以及雾霾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