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观察家 >> 洞见 >> 浏览文章


[预见2017]汪建谈制度创新:要做到“你好、我好、大家好”
 来源: 浏览次数:1368次 更新时间:2016-12-19
汪建:未来的创新发展一定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汪建:未来的创新发展一定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站在2016的终点,回首望去,你会看到中国经济这一年间的美好与困惑。它美好:经济增长率实现6.7%,总体稳中有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一周年,“三去一降一补”初显成效;新经济蓬勃发展,新技术喷涌而现,共享、数据、智能等概念颠覆着经济模式与生活方式。它也困惑,改革中总有难啃的硬骨头;房价高起不落,既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隐忧;国际形势波诡云谲,“黑天鹅”们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变数,谁也说不清;人民币进入贬值周期,我们的钱袋子还安全吗?…..而这一切的答案,或许就在渐行渐近的2017。

  为此,思客推出年度策划“预见2017·顶级智库专家的研判与展望”,邀请顶级智库专家展望2017,把脉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本文中,华大基因董事长、华大基因联合创始人汪建展望了2017年的制度创新发展趋势,他认为创新发展不能只为自己生存,要做到大目标引领下的创新发展,用自己的创新发展造福社会,实现“你好、我好、大家好”。此外,他也谈到政府的政策支撑对于企业创新的重要性。

 

未来的创新发展要做到“你好、我好、大家好”

 

  现在的科技发展给创新赋予了新的内容、使命和形式。在华大基因内部,我们提出要在大目标的引领下实现创新发展,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到了工业后期这个阶段,如果我们为了物质而没完没了地发展的话,其后果是值得怀疑和高度警惕的。所以,发展得差不多就行了,我们应该聚焦于全新的发展方式,使中国的社会发展大踏步地跨向新的时代。

  我认为,未来的创新发展一定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创新仅仅是为了自己,那么多数情况下是为了生存发展,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华大基因来说,我们要做到大目标引领下的创新发展。2014年的时候,我们曾讨论那一年华大的关键词是什么,有人提出来是“改变”,可我认为应该是“造福”。“改变”说白了是一个竞争的胜利,是砸别人饭碗的做法,是工业革命的说法。而“造福”却是我先走到前面去了,我用我创新的成果去造福的社会,这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实际上是价值观的升华。

  另外,创新需要用企业自己的制造业来支撑,不能扛着洋枪去打仗。去年我们也讨论了那一年华大基因发展的关键词,当时很多人认为应该是“金融”,我将它改成了“制造”,我认为企业的创新发展要依靠自家里制造的工具和品牌,大家也同意了我的说法。

 

创新离不开政策法规的支持

 

  创新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我们知道深圳在创新创业方面一直蓬勃发展,在这块土地上,人们关注的是你想干什么,而不是你该干什么,或者是你不该干什么。

  华大来到深圳之后,得到了政府多方面的支持,提出了在三年内不问我们的产业,也不问我们的税收,只谈对基础科研的支持,所以这个是特殊的政府。相比其他一些城市,企业在深圳发展能享受到更大的自由度,更少的争议和主流专家的干预。所以我们能在那块地方,在改革开放最前沿走出了一副全新的路子,还是要感谢有特殊的地方、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时期,让我们成就了一番可圈可点的事业。

 

2017年制度创新要围绕健康理念

 

  今年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是启动的第一年。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家提出了要让健康融入到所有的政策和制度上去,人民共建共享,用制度全方位、全周期地保障人的健康。

  所以,在2017年的制度创新上,我认为应该要围绕国家真正的大目标,这种健康理念一定是实现小康社会民族复兴和崛起的一个硬指标。

承办单位:国是智库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湘控股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0730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王克桢楼506-507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47602 62747662 62750165   邮箱:services@01055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