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拉里跳脚,特朗普偷笑,“十月惊奇”变成了“十月惊吓”
几周之内,美国大选的剧情真是一日一变,高潮迭起。各种各样的万万没想到,逐步演绎成一部现实版的《纸牌屋》。变幻莫测的剧情,让华盛顿取代了好莱坞。
“十月惊奇”变成“十月惊吓”
本来,希拉里的连环杀让川普被“十月惊奇”了,录音门的曝光更是差点提前宣告川普同学告别总统之路。二辩后一路飙升的领先优势,更是让她信心满满,希拉里本人也放言,已经懒得搭理那个大嘴巴的男人了,连纽约哈德逊河上的胜利烟花秀都已准备妥当。
然而,那厢朴槿惠的闺蜜把韩国政坛搅成了沸沸扬扬的一锅稀饭。这厢,希拉里的闺蜜也不省心,煮熟的总统可能说飞就飞。而本来连跑龙套资格都没有的FBI在大选的最后关头硬生生的抢了一头条。这不,希拉里跳脚,特朗普偷笑,“十月惊奇”变成了“十月惊吓”。
FBI的“神助攻”?
在美国大选“倒计时”之际,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扔了枚重磅炸弹。希拉里头号女助手胡玛·阿伯丁又被置于了聚光灯之下,“邮件门”重启调查!FBI局长詹姆斯·科米在10月28日致信国会说,联邦调查人员新发现了一批可能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邮件门”事件调查有关的新邮件,将对其内容进行检查。
在此之前,虽然“邮件门”与希拉里的总统竞选如影随形,但媒体的选择性“失明”和FBI的关照还是让她侥幸过关。特别是相关人员的离奇死亡,让一些本想发声的人也退避五舍了。7月份,FBI宣布“邮件门”事件调查结果为“希拉里并没有违反相关法律且不建议对其进行起诉”。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扔了枚重磅炸弹
那么问题来了,FBI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候“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推翻自己之前的结论呢?俗话说,挖出箩卜带出泥,安东尼·韦纳的一条短信带出了一大波希拉里的邮件,在韦纳电脑上发现的涉及希拉里的数千封邮件显然不简单。作为希拉里“亲信中的亲信”,韦纳的妻子阿贝丁几乎成为将希拉里众多丑闻连接起来的“蝴蝶结”。
关于希拉里在任国务卿期间的泄密、克林顿基金会接受海外献金、甚至围绕海外献金的权钱交易,或者挪用为希拉里竞选经费等各种指控,都完全可能在维纳的电脑中得到了确认。可能正是因为触及了敏感而又指向性相对明确的证据,又或者是邮件中的某些内容让科米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又气又怒之下,FBI才不得不重启调查。否则的话,FBI是不敢在这个点上怼希拉里的。
于是,曾最高领先12个百分点的希拉里被特朗普反超,本已没有希望的川普咸鱼翻身,可能真的要躺进白宫了。据美国广播公司(ABC)与华盛顿邮报的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的全美支持度为46%,希拉里为45%,特朗普追赢希拉里1个百分点。而希拉里呢,和FBI的梁子也是越结越大,旧仇还未报新恨却又来。11月1日,FBI再次打脸希拉里,发表声明说目前没有证据证明特朗普勾结俄罗斯。这……川普同学可真得好好感谢人家科米局长了。
灭希拉里者,非阿普也!
就在外界调侃希拉里要不要把庆祝烟花打折卖给川普之际,美国股市大跌,黄金大涨。人们突然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川普可能真的要来了。而如果袭来真的最后功亏一篑,那么,让她总统梦碎的并不是那个和她深情对唱的男人,也不是自己深爱的“闺蜜”,更不是难得说句实话的科米,而是她自己。正如中国古人所言: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回顾希拉里的总统竞选之路,她几乎展现了一个成熟政治家所应具备的一切素质,攻势凌厉,碾压对手。相较之下,特朗普这个彻彻底底的商人则是大大咧咧。但是,希拉里的黑历史实在太多太多了,班加西事件、捐款门、邮件门、健康门、ISIS后台……如果都一一细究的话,哪一条都可能阻断希拉里的总统之路。遥想第二场辩论,希拉里拿川普录音说事,川普说我只是吹吹牛,你老公直接给实践了,还居然在白宫做了那些不可描述的事,而且你在背后扮演了很不道德的角色。
在美国历史上,拥有如此丰富“素材”的总统候选人,希拉里恐怕也是空前绝后的。希拉里通往白宫的桥梁上,如果每根钢筋都有裂缝,那么,按照莫非定律,她能够顺利到达白宫,那真是有上帝在暗中相助。
川普很坏,一个录音门差点就葬送了他的豪言壮语,而希拉里呢,不仅也有侮辱女性的历史,还深陷各种各样的门,泄密、受贿、撒谎……但神奇的是,美国媒体一边集体抓着“录音门”不放,一边却对希拉里的各种门视而不见,阿桑奇一轮接一轮的曝光更是直接湮没在舆论中,连浪花都没激起几朵。整个国家机器似乎都在试图掩盖希拉里的谎言与无情,新闻媒体向人们灌输着“支持特朗普就代表你是个傻瓜”。

丢脸的并不是这场大选,而是美国的民主政治
然而,平地里一声惊雷,眼看纸保不住火,吓坏了的美国媒体一个个见风使舵。10月31日,希拉里御用媒体CNN开始补刀,宣布与该台特约评论员唐娜·布拉齐尔解除合同,原因是此前维基解密爆出唐娜·布拉齐尔涉嫌在美国大选初选阶段向希拉里竞选团队泄露辩论题目。接着,一波接着一波的报道与猜测接踵而来,仿佛一夜之间各大“小报”的主编同是时收到了关于希拉里的检举材料。连奥巴马先生也忙着撇清:我是看到新闻才知道她是那样的人!
人们不禁猜测,难道维基解密说的都是真的?而且据说,在大选前夕阿桑奇还有一大波爆料即将袭来。这会成为一场从水门事件以来美国最大的政治丑闻吗?吃瓜群众表示已经小板凳已经准备了,只等洗耳恭听。
所以说,小时候胖不算胖,笑在最后才笑得最甜。希拉里以为删掉了3万封邮件就万事大吉,却没想到你删除了,她还有,他还有;自以为掌控了全局,却没想到后院失火;以为胜券在握,没想到被自己打脸。百密尚有一疏,她给自己挖了这种多坑,又怎能保证自己不掉进其中的一个?只不过倒霉的是阿贝丁,迁怒的是科米罢了。
一时失策还是早已注定?
一场大选,一场闹剧。美国大选进行到这个时候,这样的剧情恐怕是再高级的魔术师也要穿帮了。希拉里发现自己可能会“毁于一旦”,特朗普没想到自己居然也有今天。川普同学对自己前几天“不接受选举结果”的表态一定悔青了肠子。而选民们更是惊奇的发现,三场辩论下来自己则完全没搞懂到底谁比谁更污。好好的总统竞选硬是变成一场场滑稽演员的黑人秀。就连国务卿克里都看不下去了,“从未想象过总统大选辩论的关注点并不在实际问题上”。他在31日表示,今年总统大选的竞选活动让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十分丢脸。
不过话说回来,丢脸的并不是这场大选,而是美国的民主政治。一场如马克·吐温笔下《竞选州长》般的闹剧一样,种种黑幕随着竞选的混乱与各种“门”的曝光而纷纷上演,而那最辛辣最无情的嘲讽者正是“候选人”自己。
一直以来,美国政府更多的是代表商业集团的利益,军火商,华尔街,大企业主……大选的背后攒动着这些人的身影。在国际舞台上,美国动动辄挥舞人权的棍子和民主的帽子,但罗斯福早就所说,美国总统是选择出来的,不是选举出来的。是商业集团的选择!无论两党在候选人上如何变化花样,这种矮子里拔将军的选择,早已越来越为人们所不满。而当内政与外交都陷入漩涡中时,这样的矛盾就更加激烈。
这也是为什么传统的精英政治在这一期大选中会被如此的践踏,希拉里看似意外的“摔倒”,恐怕不仅仅是华尔街押错的赌注。精英们想捍卫自身在全球的狭隘利益,草根们亟需实质的变革,这才是绊倒希拉里的根由。
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过大,中产阶级萎缩。美国民主政治非但没能在政治平等的基础上抑制经济不平等的恶化,反而导致了不断发展的经济不平等损害政治平等的局面。当政治平等与贫富分化无法兼容,当寡头们成了实际的支配者,这样的民主政治注定要衰落。
因此,在国家面临严重挑战的环境下,选出一位有理想、有担当的政治家带领美国人民走出困境才是如今的美国所需要的。人们期盼改变,而时代给了特朗普这样的机遇。可是,特朗普喊口号式的政策方针真的能给美国带来实质的改变吗?
希拉里为什么非要当总统?
特郎普不当总统还可以当总裁,希拉里不当总统就得坐牢。
这个预言不会那么灵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