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宗庆后、朱云来、刘尚希、姚余栋、连平、邵宇做客《思客讲堂》,这几位国内顶尖的首席经济学家和企业领袖围绕“宏观经济形势与金融改革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了对话。在讨论楼市调控这个话题时,几位大咖都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观点,房地产市场下一步怎么样?怎么样做好资产配置?且看首席经济学家与企业领袖之间擦出了怎样的火花!本文根据现场实录整理。
中国一线城市的数量还远远不够
思客:
新一轮房市调控以后,房地产市场下一步怎么样?
朱云来:
刚才宗总提到15万一平米,我们的老百姓平均收入才三万一年,这还是城镇居民,这样一个收入,我觉得根本买不起。为什么市场还是有很多人买,可能是有能力投资的人不愿意把钱投资实业,因为实业不赚钱,因此变成大家都来赌房产,这样房价就变得很高。
姚余栋:
我觉得当前的限购,包括大城市限制人口也是无奈之举。我们这么大的经济体,这么多年轻人,一线城市是一个公共品,是要给所有的国民,特别是年轻人,有创业就业成就梦想的机会,所以中国只有北上广深是远远不够的,至少需要8个一线城市。
邵宇:
为什么限购就限二三十个城市?因为面临巨大的城市化集群,东亚的城市化有一个特点就是密度非常高。落实到房价里,短期的高点大家看到了,但是持续的话,未来只要有人口导入,有产业指导方向,有年轻人向往的地方,仍然值得投资。
思客:
我们知道,在房产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房地产税,对于房地产税您怎么看?有没有可能出台的时间表?
刘尚希:
房地产税现在人大在立法,什么时候出来取决于人大立法的进程,这个不是由财政部或者政府能够左右的。既然改革要以法治的方式推进,那就要看人大把这个房地产税法立的怎么样。
做好资产配置需考虑货币金融环境
思客:
说到房地产,现在很多人开始进入观望状态,但是现在股市也比较低迷,人民币汇率也持续走低,整体上在这样一个大的经济形势背景下,很多人面临着资产配置问题,今天非常难得,我们有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还有实业家,我们请他们来谈谈,现在怎么样做好资产配置?
连平:
我想说说大的环境,尽管现在有些现象有些矛盾,但是总体来说,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比如说积极的财政政策短期不会改变,货币政策稳健为基调,但事实上整个市场流动性处在比较充裕和宽松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资产市场总的来说是有利的。但未来会不会还有通胀的压力?比如刚才讲到,从现在来看,PPI状况改善了是好现象,但如果持续不断向上就不一定是好现象,CPI接下来几个月也有可能上升,这些都是整个货币金融环境的具体体现。因此,对未来的资产配置确实要从这个角度去加以考虑,同时还要考虑到所希望投入的资产市场,比如说股权、债券、黄金,还要根据市场各个不同的运行状况进行考虑,但是总体上,从各国经验来看,这样一个环境是容易出行情的。
邵宇:
这个问题很简单,核心区域的核心房产配套三层左右,考虑到未来经济转型的前景,还是在PVC里配置15%。考虑到黑天鹅,配置到15%左右。CTA配置到5%到10%,权益是10%。
宗庆后:
普通老百姓,根本谈不上什么资产配置。留点钱给生病时用,子女上学用。有钱人也没有办法配置资产,只有听天由命。
朱云来:
从宏观经济看框架,美国货币发行总额从2002年到现在增加了100%,人民币货币总额从2002年到现在增加了六七倍,货币在不断印,比价是没有办法的。我们研究一个典型的家庭,就是国家统计局的收入统计调查,平均三万多元的收入,消费掉两万多元,也就剩几千块钱。
姚余栋:
现在个税法案也是在人大,建议个税一定要把养老抵扣放进去,老百姓主要是需要养老,我们无可避免的进入超老龄社会,所以为了防养老,主要金融资产三分之一是养老的,而现在因为没有渠道,养老都依靠房子。如果这次个税加入养老个人账户,这样可以帮助实体经济去杠杆,我希望通过个税改革,能够把个人账户配置起来,这才是对我们经济繁荣的最好配置。我建议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到5000元。
朱云来:
关键是说这个起征点、征税点为什么这样征发?能征多少钱,每年发行多少货币,这些问题都要放在一起来看,这不是一个单一问题,不是单一定个数,还是要经过一个系统测算。我认为不但要顶层设计,甚至需要更全面的系统设计,既要考虑底层,也要考虑顶层,相互之间有一个呼应,这样才能设计出来一个更合理的体系。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华网思客独家稿件,转载须注明来源为新华网思客。授权合作请联系sike@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