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握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大势,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域的交流合作,探索经济常态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之路,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高峰论坛”于2017年6月2日在陕西西安隆重召开。开幕仪式后,六位重量级嘉宾分别作主题演讲,就新型城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为与会者带来最前沿、权威的业界信息。清华PPP研究中心公众号整理并发布演讲全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借鉴。
魏建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常务副主任
中纪委委员、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商务部原副部长
我是商务部原副部长,我现在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常务副主任,今天很荣幸参加这次高峰论坛。在演讲之前我必须提到一个人,他是美国人,来中国150多次,也正是他对中国的城镇化给予了最大的关注,他就是美国总统特使、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美方首席代表鲍尔森。鲍尔森在他担任财长之后组建了中美第一个城市发展论坛,北京市长和芝加哥市长分别出任论坛主席,该论坛已经办了十个年头,我参加了全部的活动。一个快80岁的美国人把如此大的精力和财力放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尚处在萌芽状态的城镇化发展上,他图的是什么?他能得到什么好处?直到前几年美国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讲过一句话我才恍然大悟,他说未来21世纪世界上有两件大事,一件是美国的高科技,一件是中国的城镇化。所以看到了鲍尔森的行动,我才知道鲍尔森做的是一件当今全球的大事,一件人类发展历史上的大事,他是值得让人尊敬和骄傲的。
言归正传,我用10分钟时间讲一个观点,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是当务之急。中国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占全球的三分之二,未来十年这个比例将会变成五分之三。有人问我,中国城镇化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有人说是规划不行,中国都强调规划先行,中国的规划永远滞后。有人说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国的产业结构从来也没有协调好。还有人说是城市资源的效率利用低,说是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人说缺乏人才,缺乏资金。我说都不对,关键是理念的问题,说到底是没有走出一条中国的、绿色的城市发展之路。为了说明这个观点,我用三分钟讲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2013年中美城市发展论坛,美国费城市市长32岁的赖特跳上台,演讲的第一句是你们知道为什么全美选我为美国十大明星市长之首吗?下面没有人回答,安静的很。他接着说,我就用一句话赢得了全面令人羡慕的称赞,把城市的空间和就业让给年轻人,让城市可持续发展。那个市长在费城的城中心周围盖了许多老年公寓、学校,包括健康养老和老年大学,把城市的中心腾给了创新的年轻人,这一根本的改变使费城超过了西雅图,得到了全美创新的桂冠。纵观中国,现象是相反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占据了城市中心,不肯到四周更不肯到周围,到了中心的年轻人,更因为家庭的问题、生活的问题、小孩儿的问题,把远在周边甚至西部的老人接来。不应该吗?不,是应该的,但是后果如何,我想大家心中自明。
第二个故事,2014年鲍尔森领衔的中美城市发展论坛把深圳市评为中国最有活力的城市,徐青市长从鲍尔森手里接过奖杯,鲍尔森说我们没有看到政府公布的数据,也没有看到深圳当地电视媒体的报道,我们派出了调查组悄悄的进入深圳的企业,同当地的外来工和住户了解,得出结论,深圳真是一片创新的土壤,环境很好。确实正是有了这个创新的土壤,让华为、中兴、比亚迪等一大批创新的种子,不仅有了气侯、水分和阳光,更重要的有了肥料。今天我们是在陕西宾馆开会,26年前我到过这儿,我的身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经贸委主任兼党组书记,当时的新疆书记是宋汉良,根据西北八省市的会议决定,丈八沟要作为一片农村,如今已经被高楼包围。如果仅仅只是被高楼包围,在座的要培养出高楼周围有创新发展的土壤以及政府提供的服务环境和阳光,这才是主要的。所以我把软件创新中心示范城市放在了西安。
第三个故事,刚刚在北京闭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来了1500位代表,150多个国家,29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70多个国际组织和联合国组织,4000多名国内外记者。我参与了智库论坛以及整个论坛的筹备工作,也参加了论坛的全部会议晚宴和演出。这次会议无疑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对城市来讲,令人感叹的是,也是我最受感动的是,这样大的一个国际活动、这样大的一个从解放以来最大的主场外交没有封路,没有戒严,没有放假,没有扰民,一句话,一切的生活、市民的生活照旧,工作照旧、学习照旧,幼儿园、小学中学照旧。这是我参加无数国际活动中没有遇到过的,老百姓交口称赞。为什么这样好的效果会出现呢?一句话,北京的副中心起了作用,如果未来雄安新区早日建成,北京的首都效应更显突出。
讲以上三个小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了至少三个问题。
第一,过去30年中国的造城运动是沿袭西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这种摊大饼式的平面扩张,造成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形成的交通堵塞、环境恶化、购物困难,无从形成一种灵性、舒适、幸福感的发展,现在外国人都不要了,我们难道还要接过来吗?
第二,现在我们城市发展到了深刻反思的阶段,城市的发展千万不能看速度,我们要看质量,要以人为本,以人的生活质量来衡量城市化发展。我们现在反思改正的越深刻、越彻底,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将会越健康、越生态、越和谐。
第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道路,需要抓住什么才能纲举目张指引全局呢?今后有三步棋要走。
一是理念上,一定要按照联合国人居署宣布的那样,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充满希望和美满生活的地方。
二是具体做法上,要做到如何落实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打造一个经济有效率、发展可持续、社会有包容、环境有健康的新型城市化模式。
三是当下我们要处理好四个关系。第一个是行政体制的关系。城市的行政体制建设关系整个城市的发展和可持续,我们应该在坚持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市区两级管理,发展社区三种行政模式,公共服务下沉社区,这是当前应该采取的走中国式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不要采取一些专家提出的老城区、新城区。第二个是城市的发展和农村发展的关系。我们必须解决长期以来以农村的思维来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思路,彻底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发展先于乡村农村的发展是不对的,我们现在的软肋就是城市的发展太超前。第三个是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城市群,把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真正的转给周边的城市。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提过看法,弯曲建设、现代化城市群,我们的市长没有把蛋黄的效应分给蛋白,过去城市之间强调相互竞争的要彻底解决,要强调优势互补,解决中国城市图纸化问题,形成一个共商、共建、共享的城市群。
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城市发展,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我认为在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最重要,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创新是方向,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我最后用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演讲,世界上多数人都是在看到以后才相信,只有少数人是相信了,尽管这个事物还没有出现,他们看见了。基于这样,美国出现了乔布斯、比尔盖茨,中国出现了马云、马化腾。新型城市化的建设道路也是如此,世界上多数人都按照现有的答案在办事,只有少数人虽然知道已有现成的答案,但是仍然在苦苦的追寻和探索新的答案、新的法则和新的游戏规则。
我衷心的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够成为少数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