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观察家 >> 改革 >> 浏览文章


2017年是国企改革的承上启下之年
 来源: 浏览次数:1430次 更新时间:2017-01-08

 2017年将是国企改革历史上重要的关键年,也是承上启下之年。

  2016年构建“1+N”的文件体系,10项改革圈定试点企业并全面铺开,2017年相关文件落地,各项改革的细化配套措施逐渐完善,将探索出可复制的改革模式。2018年后,总结出来的改革经验和操作方式,将大面积铺开,渐次掀起一股改革浪潮。

  2017年一些重点领域有望率先突破,比如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企业员工持股、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重组合并、市场化选聘经理人等。

  回顾历史,2015年国企改革的主体文件《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随后相继制定发布7个专项文件,36个配套文件,2016年国企改革形成基本框架。不久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工作、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市场化办法选聘经理人等文件都对外发布,地方国资委已陆续出台696件落地文件。

  这些文件是否能够在2017年如期落地,并在未来更长时间里走向纵深,将对破解国企改革中诸多重点难点问题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并最终影响改革成果。

  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由于过于追求速度,在粗放式的发展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最大的后遗症是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以及一批倒闭企业和下岗工人。新世纪后的新一轮国企改革,更加关注效率,注重构建改革的制度框架,稳步向前推进,是要避免上一轮国企改革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

  如果将国企改革比作盖房子,那么2016年之前的三年,是在认真细致地画图,尽量周全考虑房子的每个细节,2017年后进入施工期,第一步是给房子奠基。

  未来房子能够盖成怎样,最终呈现出的状态是否和预期的一样,取决于奠定的地基是不是牢靠,更取决于长期施工,是否按章办事,足够细致。一定要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强化对进程的监管,避免跑偏,同时要鼓励创新,正面引导和积极推进。

  不可否认,目前国企改革还存在一些有待攻破的难点,制度体系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需要加快进程。但改革就是一项工程,盲目求快显然不能适应当下复杂的经济形势,抱残守缺更会影响到改革全局,因此在稳步推进的同时,相关各方要有敢啃硬骨头的勇气,相互支持,才能形成合力。

  施工图已经成形,当务之急要想方设法激发当事者的积极性,尽快明确权利清单和负面清单,建立容错机制,让被改革的对象有改革愿意,在改革方式上不局限于先易后难,而是努力进取。

  2017年的国企改革,承上启下在路上,2016年年末国务院国企改革专项调查组已深入企业和地方调研,新一年的改革重在落实。

承办单位:国是智库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湘控股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0730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王克桢楼506-507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47602 62747662 62750165   邮箱:services@01055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