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薛院长,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我非常荣幸应组委会邀请参加此次论坛,很高兴借此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有关问题。十天前,中央召开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对“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对下一阶段推进工作做出了部署。本届论坛聚焦“一带一路与开放发展”,其召开可谓恰逢其时。新疆作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因本人社会角色之原因,其规划也好,实施方案也好,我都是参与人和操刀手,新疆有几个老师后面将发表高见,我仅从微观层面,以及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感受就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要以国际化的思维,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拓展“新空间”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过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涉及沿带60多个国家,特别是沿带国家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宗教信仰、风俗文化等方面不尽相同,甚至有较大差异。因此,要着眼长远,先易后难,先近后远,抓住重点,循序渐进。
一是不能一蹴而就、急功近利。尤其是国外生活节奏规律,该上班时间上班,该休息时间休息,而我们国人勤奋,有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废寝忘食,加班加点,大干快上的传统,我们要学会与国际接轨,不能像过去单纯的国内工程项目建设那样一个劲的赶工期、催进度,过分抢时间,创纪录。
二是做好总体布局,科学确定时间表、路线图。分阶段明确战略推进任务、重点工程、预期目标。近期重点建设通道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中期重点建设口岸、节点城市、贸易园区,实现投资便利化,扩大交流。远期重点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完善贸易机制,全面实现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
三是开放发展、协作发展、平等协商、互惠共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仅造福中国人民,更造福沿线各国人民。要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积极寻找各方共同利益的契合点。避免因为过度主导使沿带国家产生逆反心理,降低参与热情。特别要充分考虑当地实际诉求和民意,积极与当地口碑良好的企业合作,最大程度的雇佣当地人员,使我们的企业在当地有本土化的亲切感,尤其要避免“排外”情绪的产生。
二、要以构建协作机制,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注入“新动能”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仅仅是做一个国内的规划就能完成的,国家已有全局性,长远性的战略考虑,兄弟省区有各自的发展定位,靠单打一很难扮演好角色。因此,既要熟悉国家战略部署,又要了解兄弟省区的比较优势,还要研究把握沿带国家发展实际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统筹协调的合作体制机制。
一是从国家层面高位谋划形成一个顶层设计。具体地说,就是从国家层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的布局、产业的支撑、平台的搭建、政策层面的保障以及区域和省市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等进行一个高层设计。
二是沿线省区市都应有包容、大度、开放的胸襟和气魄。尽早启动区域、省市沟通协调机制,将构想、规划内容及时报送国家相关部委,并和相关部委进行积极充分的沟通衔接,争取将构想、规划纳入国家规划的盘子中。使区域间资本、资产的效益得到最大边际的发挥。
三是积极推进沿线省份及城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全方位务实合作,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与我国沿线省份及城市的协作联动能力,显著提升我国与中亚地区合作水平。
三、要以不断深化改革,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营造“好环境”
新疆发展较慢,改革相对滞后,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才能弥补差距,抹平改革的鸿沟,追上改革的步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背景下,还要率先改革,才能适应核心区建设的要求,才能与核心区建设匹配。国家及自治区和兵团都已出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愿景规划及核心区建设的实施方案,思路、指导思想及原则、重点任务、路径和方法讲的很清楚,如我们要建五大中心、三大基地、三大通道、十大产业聚集区等等。但是谁来干,怎么干?必须厘清明确,核心区建设中的主体是谁?我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主体是千千万万个企业和企业家,不是各级政府,不是各级党政官员,政府也不能包打天下。所以改革的重点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一要加快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分开,按照市场的要求,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对企业的干预和企业对政府的依附,积极营造和构建有利于企业及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和体制机制,激活市场主体的内在动能和活力,发挥企业的主体功能。
二要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政府要制定好规划、搭建好平台,招商引资,培植税源,增加就业,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高效率的服务。
三要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主体,是承接政府转型的载体,是提升公共服务的平台。培育壮大和健全社会组织,不断激发社会活力,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在要求。中央、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既要各司其责,又要密切配合,有序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四、要充分发挥兵团作用,勇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排头兵”
兵团以屯垦戍边为职责,历史上,屯垦兴、丝路通;屯垦废,丝路阻。新时期,作为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兵团,作为新疆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更加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从稳定器、大熔炉和示范区的功能来看,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上至少要发挥保驾护航、建设大军、开放融合的作用,尤其是作为建设大军,兵团理所当然的要成为核心区建设的排头兵。综合兵团战略布局、职责使命、组织体制和曾经在新疆开发建设中形成的历史地位来看,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除了按照自治区统一规划部署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外,还要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核心区增长极、文化交融传播阵地、丝路经济和生态卫士。因此,要充分发挥兵团作用,勇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排头兵”、“领头羊”。
一要充分利用兵团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组织化程度高的优势;兵团在新疆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央给予的特殊支持政策优势;兵团有数十个边境团场分布在11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地区,边境旅游、屯垦文化旅游和自然风光等特色旅游资源丰富,经济聚集优势明显,具有口岸、地缘和资源集成的区位优势;来自五湖四海,包容性开放的人文优势;兵团工业门类齐全,食品医药、纺织服装、碌碱化工和煤化工、特色矿产资源加工、石油天然气化工、新型建材和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具有产业优势。
二要支持兵团做实中新建集团,大企业、大集团是一个产业或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区域资源、资本结构优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做实中新建集团,能够使兵团作为一个整体,提升政治、经济和社会竞争优势,增强兵团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发挥排头兵作用。
三要支持兵团走出去,可以设想从中投资本中切一块50-100亿美元资金交由兵团按市场化运作,代表国家利益和政治倾向,助力兵团走出去。
五、要以阿拉尔为战略支点,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安全阀”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最关键的着力点在一个“通”字。阿拉尔地处环塔里木盆地的中心,位于中巴经济走廊、中吉乌铁路的交汇点,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在推动南疆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不可替代。在未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将阿拉尔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将阿拉尔打造为我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战略支点。
从政治稳定保障角度,将阿拉尔打造反恐维稳先锋城市,抑制新疆尤其是南疆的暴力恐怖事件。
从军事战略安全支点角度,立足地缘政治关系,构建环塔里木军事指挥中枢,使阿拉尔成为到保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巴经济走廊、中吉乌铁路安全的战略支点。
从构建环塔里木经济圈的构想出发,利用阿拉尔处于塔里木经济圈的核心位置,凭借自身在人口、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优势,构架“一圈三带中崛起”环塔里木经济圈的框架体系,辐射带动南疆地区发展。
从文化融合角度,以阿拉尔传承的红色基因和在南疆既有教育资源的雄厚实力,构建中华文化在边疆的传播高地,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抑制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的“双泛”负面影响,并抢占文化制高点。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