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引领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加快培育新动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
解决当前中国所有问题,关键就在于发展。今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深度调整和转型的关键之年。更何况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仍显疲态,如此语境下中国经济发展究竟如何也已经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初步核算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可见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迈向“双中高”的必由之路,其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能够化压力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就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
“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重点。今年以来,国家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前三季度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0.5%、工业企业和商品房库存持续减少,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1.6%,自4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三去一降一补”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事实上,就前三季度经济发展而言,其在总体上呈现出农业生产基本稳定,秋粮生长形势较好;工业生产运行平稳,企业效益明显改善;进出口降幅收窄,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由负转正;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差距继续缩小等特点。如此也已凸显出中国经济“稳”的基础得到巩固,“进”的态势趋向有力,为世界发展注入着更加强劲的动力。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肯定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当前我国经济仍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拉动经济爬坡过坎,各地区各部门就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实施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的组合政策,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