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智库新闻 >> 浏览文章


重庆:集聚新动能 提升含金量
 来源: 浏览次数:1145次 更新时间:2016-06-16

    本报重庆6月16日电  (记者王斌来、崔佳、蒋云龙)无人驾驶,从科幻变成现实——重庆长安无人驾驶汽车前不久从重庆成功开到北京,更多“无人车”2018年量产;手机手表,即将合二为一——重庆高交会上展示的石墨烯手机,能弯成圆环戴手腕上,两年后就可买到;西部发展的“任督二脉”正在打通——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第二批25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金额65.8亿美元……

  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重庆扭住“调结构转方式”,持续集聚新动能。传统支柱产业、互联网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开放型经济——“四引擎”发力,支撑起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跑出富有含金量的好成绩。

  连续三年,重庆GDP保持两位数增长。令人欣喜的是,在企业盈利能力方面,去年重庆规模工业实现利润1394亿元,增长16.5%;在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产业结构在优化,创新水平在提高,无效产能在减少。

  重庆市委明确强调:“要自觉遵循新发展理念,突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深入调结构转方式,加快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改革创新中释放新红利、集聚新动能。”

  传统产业集群化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5年,我们的乘用车产销均突破100万辆,实现中国品牌汽车的历史性突破。”长安汽车公司新闻发言人杨大勇说。电子信息产业从一片空白,到目前形成五大品牌商、六大代工商和860多家零部件厂商的全球最大电脑产业集群。2015年,全球每5台笔记本电脑,就有2台是“重庆造”。

  互联网新经济羽翼渐丰,发展动力加速转换。经银监会批准,我国首家线上线下结合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马上金融”正式运营,“逛街旅游缺钱可找它贷款”“最快3分钟即可放款”的便利让山城百姓受益。去年,重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成长,带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1650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朝气蓬勃,持续释放增长新动能。在永川区凤凰湖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展览馆,一架六轴机器人执毛笔工整写出“科技”两个大字。工作人员自豪地介绍,“这可是纯国产,生产线上绝大多数工作它也能胜任。”迄今,105家机器人企业落户永川工业园。不只是机器人,新材料、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重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了一大批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去年,全市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664亿元,对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30%。

  开放型经济构筑发展平台,大力拓展市场空间。从重庆到德国杜伊斯堡,“渝新欧”国际班列跨越欧亚,成为新的经济大动脉。截至今年3月底,渝新欧已经开行554班,货值运输量占整个中欧班列的80%以上。水陆空三个交通枢纽、三个国家一类口岸、三个保税区的“三个三合一”开放格局,使重庆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幅提升。

承办单位:国是智库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湘控股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0730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王克桢楼506-507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47602 62747662 62750165   邮箱:services@01055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