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下午,海航集团官方发布讣告,海航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王健在法国考察期间,遇意外逝世,终年57岁。
路透社援引法国当地警长梅利奥克(Hubert Meriaux)表示,王健“当时站在一处峭壁边上,让他的家人帮他照相时跌落。根据目击者的说法,这应该是一起意外。”
网友曝光的出事地照片
王健为1961年生人,1983年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原中国民航学院)经营管理专业,毕业后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计划司工作,并留学日本。1990年,王健与同事陈峰、李清等人到海南,被任命为海南省航空公司运输业务处处长,后升任副总经理,及海南省航空进出口贸易公司总经理,之后成为海航的主要负责人和决策者之一。 海航集团官网介绍,王健在海航集团25年的发展历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有报道称,海航的“一号人物”陈锋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时间花费在研究佛学和老庄上,海航具体事务运作,都是“二号人物”王健负责。
据《南方周末》报道,王健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我作总结和陈总作总结都是一样的,陈总往往取代我的角色,把CEO的工作全给布置了,而有时候我又把陈总的角色给取代了,我俩坐在这看似是两个人,实际上是一个人,所以大家别把我们看成两个人。”
陈峰也在会上说:“我跟王健同志两个人角色总是互换。”
海航2017年7月发布公开信,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海航集团董事长王健分别持股14.98%,为最大自然人股东。他们和其他10个人共拥有该公司47.5%的股份。
根据12名董事会股东签署的承诺,如果他们中的任何人离开集团或在任职期间死亡,他们的股份将由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在纽约和海南的分公司共享。公开信称,“基于所有股东的个人承诺——在离职或离世时向基金会捐赠其所有股份,基金会在海航集团的持股比例会继续增加。最终,海航集团将由慈善机构持有。”
王健的意外离世,对于近年大新闻不断、艰难调整的海航来说,也许意味着又一个“至暗时刻”。
从筚路蓝缕的民营航司,到多元化巨无霸
海航创办人之一陈峰在2017年接受专访时透露, 80年代末,当年海南岛只有南航的飞机提供往返内地城市,每到春节、广交会等需求高峰期没有供应。管理团队便决定成立海南航空公司,于1989年9月获海南政府批准。 初期没有资金买飞机,海航是租用军方的飞机来作客机使用,终于在1993年5月首航。
陈峰表示:“海航由中外合资公司做起,立刻往外发债,走国际化,为后来发展建设提供了一个基础。” 于是有了“十进十出华尔街”的融资故事。1995年,海南航空开创性地募集外资股2500万美元,占股25%,成为第一家中外合资航空公司。 这也为后来海航的急速扩张敲定了运作模式。
1997年2月,公司正式更名为“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6月和99年11月,先后在上交所B股和A股上市。
2000年起,海航集团业务走多元化发展路线,业务逐年扩展至酒店、机场、游轮、旅游、文旅,再到物流、地产、金融等。2011年,海航制定并实施追赶世界一流标杆企业的“超级X计划”。在这之后,海航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一系列大手笔的并购。2009年海航集团旗下的公司不到200家,两年半时间内,海航便把旗下公司的数量扩张了近3倍;到2011年上半年时,海航系公司数量便超过550家。
海航系上市公司一览
2015年,海航名列《财富》世界500强。截至2017年,海航成为了体量惊人的多元化巨无霸企业,旗下不仅拥有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业务横跨酒店、旅游、物流、零售、地产、金融等多个领域;海航全世界拥有41万名员工(当中约30万人分布在中国境外,约50%收入来自海外),34家上市公司,总资产超过1.2万亿元;约有41万员工;16年收入达6,000亿元人民币。
有相关人士表示,海航旗下的企业和业务互相交叉重叠,曾复杂到“连集团老板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企业和资产”。
这些资产中,六成左右是海航在2015年7月到2017年5月间完成的收购。海航花费了近400亿美元,收购了希尔顿酒店和德意志银行等多家欧美知名企业。
成败皆因并购,海航努力自救
从创立初期就贯穿海航发展的发债并购,成就了巨无霸海航,也造成了海航当下难以解决的巨大困局。2017年下半年,海航被曝陷入流动性危机中。海航于18年4月底公布的一份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海航集团报表内总资产为1.23万亿元,总负债为0.74万亿,海航集团净亏损超过100亿元,贷款成本为321亿元。
从17年底被曝危机开始,海航立即采取了一系列“公关”措施稳定舆论:如陈锋跟随国家领导人出访;海航获得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沈晓明调研时“海航好,海南好;海南好,海航更好”的表态;此外,海航还获得了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信达资产、光大集团、华夏银行和山西省农信社等各大金融机构,超过8000亿元的授信总额。
但直至2018年初,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才公开承认,海航因为大量并购,出现了流动性问题。
2017年11月28日至2018年1月22日,海航系已有六家上市公司相继停牌。1月22日,春节后第一天开市,没停牌的海航系股票集体大跌。
其中海航基础、海越股份两股跌停,海航创新大跌9.75%,海航投资和东北电气跌幅均超3%。
而目前海航系的上市公司中没有停牌的只有3家,股价在7月4日当日均有下跌。
随后,像此前的并购买进一样,海航开始了同样大手笔的变卖处置资产,纽约、伦敦、旧金山、悉尼的写字楼,美国、西班牙的酒店,香港、大陆的地块,券商、银行的股份,海外的公司和股票……彭博社报道称,2018年上半年海航计划处置约人民币1,000亿元(1元人民币约合0.15美元)资产来偿还债务。而海航2018年第一季度面临的流动性缺口,仍高达人民币150亿元。
而据财新网报道, 2018年内海航还将有更大规模的资产处置计划,预计全年资产处置3,000亿元。
而这一切,本该在王健的主持下进行。